网上天天喊“丰田药丸”,结果人家去年又卖了1082万辆,连续五年全球销冠。
这剧情就像村里天天传老张家儿子要破产,结果年底一看,人家又盖了三层小楼。
键盘侠们最爱说丰田“技术老旧”,可现实是,丰田混动车在欧洲卖得比德国香肠还香。
去年116万辆的销量里,雅力士这些小车靠省油本事硬是在柴油车老家杀出血路。
美国佬更实在,RAV4和汉兰达这些“油老虎”改混动后,一年233万台的销量直接把“技术落后”的嘲讽碾成渣。
中国市场倒是有意思。
去年一丰和广丰确实被国产新能源冲得有点懵,但仔细看数据就有门道——电动化车型占比都冲到48%了,凯美瑞双擎这些车卖得比奶茶店排队还热闹。
十二月一丰销量反弹13%,说明老百姓用钱包投票时,还是认那个开不坏的牛头标。
日本人自己更狠,今年二月本土销量暴涨52%,搞得日本媒体都在问:说好的新能源革命呢?
怎么满大街还是丰田。
这情形有点像四川人天天说要戒辣,结果火锅店永远在排队。
质量口碑这东西就像老字号招牌,键盘敲得再响也砸不碎。
丰田车在二手市场永远比同行多卖两三万,修车师傅见了都摇头——这车想修都没啥机会。
广东人说得实在:“揸得丰田,一世唔使烦。”(开丰田车,一辈子不操心)
说起技术,丰田玩混动的时候,现在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还在穿开裆裤。
普锐斯1997年上市那会儿,满大街还是化油器车的天下。
现在氢能源车又悄悄布局十年,这种“乌龟战术”看着慢,跑起来才发现人家在下一盘大棋。
产品线丰富得像个汽车超市。
十万块的致炫能买菜,五十万的埃尔法能接老板,中间还塞着二十多款车型。
北方人买霸道越野,南方人开卡罗拉代步,上海白领选雷克萨斯装逼——总有一款适合你,这生意经念得比少林寺还通透。
全球4S店比沙县小吃还多,这才是真本事。
在非洲草原能保养,去西伯利亚能保修,这种渠道能力不是靠PPT能吹出来的。
去年俄罗斯市场全面崩盘时,丰田经销商蹲在哈萨克斯坦照样卖车,堪称汽车界的“狡兔三窟”。
网上那些唱衰的,八成是没去过丰田4S店。
人家销售根本懒得跟你辩论,就指着墙上的“全球销冠”锦旗笑笑。
这让我想起老家那个被传了二十年要倒闭的供销社,结果现在改造成超市后,天天挤满抢特价鸡蛋的大妈。
汽车行业有个怪现象:骂得越狠的车,往往卖得越好。
就像学校门口那家被家长天天举报的辣条摊,学生反而排着队买。
丰田去年研发投入还是全球第一,这笔钱显然没白花——毕竟老百姓真金白银的投票,比网红博主的流量实在得多。
东京总部那帮老头可能真不懂微博热搜,但他们清楚知道一件事:只要加油站还没全部改成充电站,混动车就永远有市场。
这种战略定力,倒是很符合日本人的性格——认准的路,跪着也要走完。
最近丰田章男又放话说要搞“内燃机复兴”,气得环保人士直跳脚。
但看看特斯拉都在偷偷研发燃油车,就明白商业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错,只有合不合适。
丰田现在像极了金庸小说里的张三丰,看着动作慢,可每一招都带着七十年的功力。
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:丰田车主平均换车周期是7.2年,比行业平均水平长两年。
这意味着每卖出一辆车,就少了一个潜在客户,可人家照样稳坐销冠。
这生意做得,简直像少林寺的扫地僧——你们打你们的,我扫我的地。
说到底,汽车市场就像广东人的老火汤,关键看火候。
国产新能源这波猛火快炒确实香,但丰田这锅慢炖的高汤,喝过的人都知道回甘。
去年全球每卖出五辆车,就有一辆挂着牛头标,这个数字比任何辩论都有说服力。
商场如战场,活下来的才是赢家。